11月14日,成都日报刊载题为《公证法律援助多措惠及市民》的新闻,对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沉淀感公证处工作站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报道。据悉,成都公证处在今年年初被成都市司法局认定并授牌为“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作为专业公证服务机构,成都公证处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不忘社会责任,注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民生的公益事业。该报在本次报道中详细介绍了本处便民服务的工作措施,并以为孤儿免费办理监护协议公证的事例生动展现了公证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效。以下为报道全文: 公证法律援助 多措惠及市民 ——记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成都公证处工作站
“小刘,我们一家都谢谢你。”在一次回访中,一位社区老奶奶拉着公证员刘蓉的手由衷地说道。这位老奶奶因儿子以及媳妇突然离世,面临未成年孙子的监护问题。通过刘蓉,孩子的监护问题解决了,公证费用也全部免除了。 事实上,这仅仅是市法律援助中心成都公证处工作站公证法律援助工作的一个缩影。公证法律援助是公证处工作站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以灵活、贴心的服务方式为群众解决困难作为其工作宗旨,今年以来,工作站已办理265件公证法律援助案件,累计减、免公证费用12万余元。 办理监护协议公证 为孤儿免公证费 在一次进社区的法制宣传活动中,市法律援助中心成都公证处工作站的公证员刘蓉了解到社区有一个可怜的孩子。12岁的小勇(化名)因为父母先后去世成为了孤儿,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孩子的生活乃至性格都受到很大影响,小勇逐渐变得有些孤僻,为了让小勇能够健康成长,他的爷爷奶奶、姑姑、舅舅等亲人都想抚养他,让小勇得到亲人的照顾,但又不清楚怎样做才既合理又合法。 得知了这个情况后,刘蓉通过社区热心的居民,主动找到小勇的家人,从法律角度为他们提供了专业的建议。通过充分协商,小勇家人确定由爷爷奶奶担任小勇的监护人,随后刘蓉再一次主动上门为他们办理了监护协议公证。因为小勇家生活并不宽裕,考虑到这个实际情况,成都公证处工作站为其减免了公证费用。得知公证费用被减免,小勇的奶奶对市法律援助中心成都公证处工作站感激涕零,拉着刘蓉的手说:“我们年纪大了,不懂许多法律程序,多亏小刘主动来找到我们,帮我们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减免了费用,实在让我们太感动了。”刘蓉对于小勇确定了法定监护人感到很欣慰,并一再表示这是自己应该为群众做的事。 市法律援助中心成都公证处工作站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成都市,群众的公证服务的确需求很大,为了扩大法律援助的影响范围,公证处工作站将重点解决经济困难的群众办理公证的问题,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的群众。 公证援助便民措施 来到群众身边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广大群众,市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工作站开通了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和全年无休服务,开设了天府新区服务中心,倾力打造起一个“半小时公证援助服务圈”,让市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办证模式。同时,还特别推出了网上预约绿色通道、敬老服务绿色通道,市民一个电话就可以享受专人排号和专用窗口服务。 工作站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站还专门为老弱病残及困难群众开通了公证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让需要帮助的市民享受贴心、快捷的公证法律援助服务。为了让大家少跑路、少操心,提供邮寄送达、代办房产过户等服务,真正做到“一站式”办证服务。 工作站十分重视公证法律援助宣传工作,积极地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组织公证人员分批深入市内各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及场镇,为群众提供知识讲解、现场咨询等普法宣传服务,把法律知识传递到市民身边。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开展法制宣传活动60场,服务群众数量累计达到20000人次。
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人群和需求,工作站专门制作了丰富多样的普法资料,包括公益广告、电台法制栏目、便民手册等,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各类宣传活动,让企事业单位及市民了解公证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实习记者王虹 记者 晨迪) |